▲ 高雄市茂林區紫蝶幽谷,佔所有越冬蝶谷數量約1/3。(圖片來源:紫蝶生態網)
每年十月東北季風開始吹撫之際,屬於熱帶蝴蝶的紫斑蝶便會移動到北回歸線以南的南部過冬,蝴蝶群聚在山谷的樣貌也成了世界級奇景,而有了「紫蝶幽谷」之稱。知名國際評鑑組織米其林曾推出台灣綠色指南,精選台灣深度旅遊景點,高雄茂林的「紫蝶幽谷」被評為全台唯一榮獲米其林三星等的生態旅遊景點!
由於紫斑蝶為熱帶地區起源的昆蟲,因此每年冬天會前往北迴歸線以南的地方避冬,而形成紫蝶幽谷的區域需具備五大條件,第一就是溫度,台灣為全世界紫斑蝶分佈最北的國家,因此冬天時會前往北迴歸線以南,氣候條件較乾燥溫暖的山區避冬。因紫斑蝶為不易調節體溫的變溫動物,正常活動溫度需在15°C以上,若低於4°C便會死亡。
第二必須是山谷地形,因為東北季風會影響蝴蝶飛行,因此紫斑蝶選擇棲地,多數為能避風的山凹處,或是北方山勢能夠阻擋強風的山谷。
第三則是森林,避冬棲地常會選擇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地區,茂密的森林除了可以減緩強風,也能遮擋大雨,讓紫斑蝶可以躲在樹蔭下,不被大雨影響體溫。
再來則是要有水源,溪谷的水源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因為紫斑蝶會藉著喝水代謝體內脂肪。
最後則是海拔,為了避免環境氣溫過低,通常會選擇海拔500公尺以下山區。
▲ 紫斑蝶遷徙的蝶道。(圖片製作:Wellmedia)
紫斑蝶南遷渡冬與初春北移的路線被稱為「蝶道」,全台蝶道分為西部與東部兩大路線,遷徙距離長達300公里,西部蝶道由南到北展開,從高雄茂林出發,一路經過曾文水庫、阿里山達娜伊谷、彰化八卦山到苗栗的竹南山,都是水源清澈的舒適山區。東部則是從大武溪口出發,一路經過花蓮立霧溪口,最後抵達北部濱海地區的龍洞。
蝴蝶遷徙需克服重重困難,除了強風驟雨等氣候因素,近年人為過度開發,更是一大難關,像是高速車輛行駛的國道高速公路,對紫斑蝶遷徙就是很大的阻礙。因此高速公路局和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便推出「紫斑蝶輸運計畫」,以「車道讓蝶道」的作法,設置高4.2米的紫斑蝶防護網,當紫斑蝶數量達每分鐘250隻次以上時,封閉外側車道,禮讓紫斑蝶飛行,避免紫斑蝶在遷徙過程中,因為車流發生意外。
也要提醒民眾,在安排觀賞紫斑蝶的生態旅遊時,可穿著長袖長褲避免蚊蟲叮咬,絕對不要用捕蟲網或是徒手捕捉蝴蝶,若想要進一步觀察,可攜帶望遠鏡或是長焦鏡頭觀賞,在親近自然的同時,也能避免造成環境與生態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