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ic
logoPic
精選推薦
影音節目
焦點議題
訂閱電子報

臺灣生態學校顛覆想像 學生走出教室 從問題中找到解答

shareBtn喜歡
shareBtn分享
shareBtn收藏
articlePagePic
▲ 生態學校的學生在校園種植適合鳥類棲息的楠樹。(攝:高煜哲、鍾至瑋)
你還記得你的學校生活嗎?是不是每天七點半就要到學校,整天被國、英、數、理轟炸,下課還要衝去補習班,對上課的回憶多數剩下疲憊,不過學習真的只能這樣嗎?如果課程不被教室框架,而是蹲下來觀察身邊的昆蟲,甚至動手研究校園水資源,這樣上課起來是不是有趣多了!其實這並不是幻想,而是生態學校的日常。

 

 

國際生態學校是什麼?為何誕生?


早在1990年代,大家發現傳統的環境教育比較死板,學生只能被動聽課,所以希望能打破教育模式,讓學生主動學習,因此環境教育基金會( FEE ),就發展出生態學校的概念,從1994年開始,從丹麥、德國、希臘和英國這四個國家,率先啟動生態學校計畫,如今也成為地球最龐大的環境教育計畫系統,截至目前共有101個國家,5萬2千多所學校註冊,1370萬個學生共同參加。


生態學校如何傳入臺灣?


環境教育基金會( FEE )發起生態學校概念,並授權給各國的會員組織來負責推動自己國家的 Eco-Schools 計畫,由於臺灣還不是 FEE 的會員國,因此是透過美國環保署、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協會等單位合作,從2011年導入「臺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並在2014年正式推動,截至2025年,已經有超過700所學校註冊。

 

認證方式須由學生和老師組成行動團隊,遵循7大步驟,並從12項環境路徑,挑選其中幾項來執行,認證等級分為銅牌、銀牌及綠旗,如果拿到「綠旗」,就代表獲得最高等級的認證,拿到第四面綠旗的話,就是永久性的生態學校。


▲ 12項環境路徑中,包含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及永續食物等面向。(圖:翻攝新北市府環保局)


▲ 透過七大步驟,學校能組織學生、教師和社區共同參與生態行動。(圖:翻攝新北市府環保局)


全臺首間永久綠旗小學


臺灣第一所拿到永久綠旗的生態學校,是在臺南市的虎山實驗小學,也是全亞洲第一間。其實,虎山實小前身是在日治時期創立的糖廠小學,後來因為招生不足,還一度面臨廢校危機。但學校在2014年,加入臺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後,2016年改成實驗小學,也成功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虎山實小被譽為是「臺南最美平地森林小學」,校園周邊有兩百公頃的森林,也發展出一系列的森林課程,像是低年級學生做環境觀察,高年級同學則學習在地食材、綠色消費。虎山實小校長林勇成表示,把生態教育融入課程,除了老師的教學方式變活潑,也有利於採取分組合作、討論發表、創意展演、導覽解說等多元化評量方式,讓不同性格特質的孩子都能有所發揮。


▲ 透過種子闖關活動,讓學生認識校園植物。(圖:翻攝 虎山實小 臉書)


2025年最新綠旗學校


2025年上半年臺美生態學校揭曉,獲得最高榮譽的6所「綠旗」學校,分別是高雄市左營國小、桃園市新埔國小、桃園市美華國小、彰化縣芙朝國小、屏東縣餉潭國小、臺北市南門國中。


▲ 臺美生態學校今年上半年共有6所學校獲得綠旗認證。(製圖:吳宜臻)


  1. 臺北市南門國中:是臺北市第一所綠旗認證生態學校,學生把廢紙做成再生紙,還用落葉和紙杯變成藝術品,把資源循環帶到生活中。
  2. 桃園新埔國小:以「污水再生」為主題,孩子們從拖地水澆花的失敗經驗中,設計出簡易濾水器,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桃園市美華國小:校園因蝴蝶種類繁多而聞名,師生重新栽植蜜源植物,吸引更多生態底層昆蟲入駐,擔任「蝴蝶長」的學生也定期召開會議,為學弟妹籌辦課程,帶動全校認識蝴蝶生態。
  4. 高雄左營國小:學生以「永續食物」為核心,將落葉製成堆肥,再把蔬菜收成義賣,實踐完整的食物循環。
  5. 屏東餉潭國小:學生專注於生態調查,建立「餉潭生態資料庫」,蒐集超過90種校園動物,並在過程中學會尊重生命,讓生態教育自然融入日常。
  6. 彰化縣芙朝國小:孩子們發明「落葉收集器」,也學習落葉堆肥技術,還發起「自帶水壺運動」,讓寶特瓶使用量驟減九成,展現永續行動力。

▲ 南門國中學習將紙容器回收並做成藝術品。(圖:翻攝 臺北市教育局)


延伸閱讀:

臺灣生態教育跟上國際?你想不到的生態課已實施多年!全台700多所學校是生態學校!跟螃蟹一起上課?上課抓蝴蝶、做落葉堆肥?【WellTalk】


authorPic
許雅筑記者
追蹤人數 4
曾是生活、財經記者,在資訊超載時代,期許自己能將第一線採訪故事,透過文字傳遞,留下一絲餘溫。
authorPicPc
許雅筑
記者
追蹤人數 4
留言0
你可能也想看
校園有開心農場?淡水新市國小的踩土、種菜的生態課堂米倉國小深耕環境教育 三度摘下國際綠旗肯定
訂閱電子報
cookieImg
我們使用 Cookie
為了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
這些 cookie 用於記錄您的設置偏好、分析使用情況和個性化內容。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了解更多有關 cookie 的信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