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ic National Park - Tree of Life
▲ 生命之樹的根基已被風化侵蝕。(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有一棵生命之樹,就像被老天爺開了一個大玩笑,這顆雲杉長得像在峭壁上劈腿般撐著,它仍展現了極致的生命力,翠綠的樹葉及粗壯的樹幹,絲毫不像是底下無土的生長環境。
這棵雲杉屬於北美雲杉(錫特卡雲杉),是全世界最大的雲杉物種。導致此處根部騰空,是因為樹根的底部為砂質地質,經過溪流沖刷以及風化作用,逐漸底下被侵蝕出一條空洞,剛好長在裂縫中的生命之樹,在這樣的歷練下,展現了不可思議的求生力,成為了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著名景點之一。
New Zealand - Windswept Trees in the Brute Slope Point
▲ 紐西蘭大草原一望無際,只剩風吹樹並排生存。(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位於紐西蘭最南端的風吹樹(Windswept Trees),此處長期受到南極冷冽強勁的西南風吹襲,使得樹型的生長方向有如飄逸的龐克頭,順著風向,朝斜方生長。在這一區的環境裡,並無任何人類,只有一望無際的草原和羊群,以及這唯一一棵的風吹樹。
其實在季風強烈的臺灣,也能看見這種現象,稱為「風剪樹」,像是東北角的老梅地區,東北季風強烈導致樹木隨著風向,朝斜方生長,或是在墾丁的社頂公園,因為落山風的吹襲,樹木雖然長成覺奇怪的模樣,卻也仍然展現了堅強的求生意志。
India Mawsynram - living bridges
▲ 毛辛拉姆的樹在多雨潮濕環境,成了在地人的過河橋樑。(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毛辛拉姆(Mawsynram)是位於印度東北部梅加拉亞邦(Meghalaya)東卡希山縣的一個城鎮,是世界上最潮濕的地方之一,生長在這的印度榕( Ficus elastica )不僅適應了此處的多雨環境,它的根更成為在地人卡西族族的「過河橋樑」。
他們利用竹管引導印度榕從河道的一端生長到另一端,隨著十數年的時間,越長越穩固,漸漸成為能承受人類重量的天然橋樑。這裡的印度榕不僅要生長在全世界最潮濕的地方,更要橫向生長成為能支撐人流的活樹橋,儘管艱困卻仍完美呈現。
Baia Italy - A Fig Tree Defying Gravity and Growing Upside Down
▲ 義大利巴亞城鎮的奇特景觀-倒掛樹。(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義大利的巴亞城鎮有一棵生來與眾不同的無花果樹,它的樹根竟然長在隧道的頂部,整棵樹就這樣改變了植物天生負向的向地性,從上方倒著往下長,靠著樹根支撐著全株的重量,不僅整棵樹不會掉下來,而且還長得枝繁葉茂,甚至有時候還會長出無花果實。其實無花果樹多數生長在乾燥、有陽光照耀的地方,不過果樹具備強韌的樹根與耐旱的能力,使其得以在不適合生長之處成長。
▲ 有些外國人家中有著將聖誕樹倒掛的傳統。(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倒掛樹除了天然生成的,在國外也有一個特別的倒掛聖誕樹傳統。傳說在 7 世紀的波蘭,就開始了倒掛聖誕樹的傳統,將杉樹掛在天花板上,模仿十字架上的受難意涵,同時紀念耶穌的誕生與犧牲。
人生的考驗,有時就跟自然環境中的險峻一般,不管是倒著長、劈腿長或是活成了一座天然的樹橋,都是在看似不可能的環境下,長成了獨特的生命風貌,最終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奇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