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ic
logoPic
精選推薦
影音節目
焦點議題
訂閱電子報

聖誕節不是麋鹿拉雪橇? 你不知道的聖誕節冷知識!

shareBtn喜歡
shareBtn分享
shareBtn收藏
articlePagePic
▲ 聖誕節拉著雪橇的是來自寒冷北方的馴鹿。(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聖誕節氣氛愈來愈濃,在傳統聖誕故事中,聖誕老公公會請鹿群拉著雪橇到處分送禮物給乖小孩們,但為何拉雪橇的不是狗、不是牛也不是馬,偏偏是鹿呢?大家印象中的麋鹿是故事中真實角色嗎?又為什麼紅鼻子的鹿、魯道夫,能夠成為領頭者?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一一解開關於聖誕節的幾個冷知識吧!

聖誕節故事  不是麋鹿拉雪橇,而是馴鹿!


▲ 你以為聖誕拉雪橇的是圖中的麋鹿?其實不是喔!(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很多人都以為聖誕故事裡拉雪橇的是麋鹿,但其實正解是馴鹿喔!因為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而馴鹿才是生活在寒冷北部的鹿科動物。


至於聖誕老人的傳說,經過好幾世紀的演變,於19世紀才開始有馴鹿拉雪橇的出現,且經過不斷流傳和改寫,教授Clement Clarke Moore為了取悅自己的女兒們,而寫了一首詩:“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聖誕節前夕)中,在這首詩中,建構出了8隻馴鹿為聖誕老人拉雪橇的雛形,這首詩後來大受歡迎,也把馴鹿拉雪橇,載著聖誕老人的形象,逐漸成形。


紅鼻子魯道夫 商業廣告需求所創


不過此時這首詩中,還沒有紅鼻子馴鹿魯道夫(Rudolph)的存在這角色一直到20世紀因為商業廣告需求才創造出來。我們現在常聽到的版本,為1939年由Robert L. May為芝加哥百貨公司Montgomery Ward,預計要送給小孩的贈品著色本所虛構的故事,「聖誕老人在聖誕前夜乘著由馴鹿拉的飛天雪橇派禮物給小孩子。聖誕老人從煙囪爬進屋內,留下給孩子們的聖誕禮物。領頭的馴鹿叫魯道夫(Rudolph),長著一個會發光的紅鼻子」


在魯道夫的故事裡,牠有個不一樣的紅鼻子而受到鹿群排擠,沒想到聖誕老人在某次平安夜遇到大霧,他注意到魯道夫的發光紅鼻子,能夠在夜間照明,於是邀請了牠幫忙,從此其他馴鹿也對魯道夫改觀。


為什麼聖誕老人選擇馴鹿?都因地域關聯


聖誕節與聖誕老人送禮物的故事,是許多孩子的童年記憶,但也有不少人好奇,「為什麼聖誕老人選擇馴鹿?而不是其他牛、馬、狗等動物?」


因為聖誕老人故事建構在冰天雪地中,因此故事中出現的動物也應該要生存在寒冷地區,而在寒冷的北歐,馴鹿是一種比較親人的動物,且被馴化的很早,不像麋鹿至今仍沒被馴化。


此外,馴鹿擁有特殊的鼻腔構造,鼻腔內的鼻甲骨比較捲曲,增加了鼻腔的表面積,使得呼吸進來的空氣能夠在吸氣時被加熱,讓身體維持恆溫,減少熱量散失,同時鼻腔還有豐富的微血管分布在此,也讓馴鹿的嗅覺更靈敏,有助於雪地中找到食物,有時候還會看到馴鹿的鼻子呈現淡淡粉紅色。


馴鹿非存活於北極而是北緯50度以上苔原


▲ 拉雪橇的其實是馴鹿!(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馴鹿是一種適應北方寒冷苔原的鹿類,牠們喜好群居,能夠適應嚴寒,為了在險峻的氣候環境中生存,擁有敏銳的視覺和嗅覺,以及厚厚的多層毛髮,牠們最外層的毛髮是空心的,就像北極熊的毛髮一樣,能達到絕緣作用。


馴鹿也是鹿科中少數雌、雄性都有鹿角的動物,推測鹿角會配合牠們的腳蹄,用來刮掉積雪,並於土壤中挖洞尋找食物。


很多人會以為馴鹿生活在北極,但其實不然,在北極的確曾經生活著「北極馴鹿」亞種,但不幸於1900年代初滅絕,如今的野生馴鹿多分佈在北緯50度以上的北方苔原,如挪威、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羅斯、格陵蘭島和冰島


馴鹿本身是一種適應力滿強的動物,所以現在的英國、蘇格蘭、美國牧場都能看的見圈養馴鹿的身影。滿有趣的是,圈養馴鹿在北美被稱為Reindeer,野生馴鹿則是Caribou,所以我們從小學英文學到的Reindeer,其實指稱的都是圈養的馴鹿喔


其實拉雪橇的馴鹿可能是雌鹿!


最後,雖然在聖誕節的故事中,馴鹿都是以男孩子的名稱來取名,但根據馴鹿的習性,雌鹿換角時間是4到5月,雄鹿則是11到12月左右,所以聖誕節時正好是雄鹿失去鹿角的時間,因此按照時序推測,幫聖誕老人拉雪橇的馴鹿應該都是雌鹿喔

 

authorPic
Candice編輯
追蹤人數 2
文字一直是我的熱情所在,撰寫動物知識與人寵故事,希望能影響更多人對生靈抱持尊重、平等與敬畏,幫助世界多一份同理心。
authorPicPc
Candice
編輯
追蹤人數 2
留言0
你可能也想看
下雨、下雪照樣騎車...荷蘭的「運動健康快樂學」:年減1.1萬人死亡、培養運動健康優先用路生態學校系列報導之四:回收貨櫃搖變教室 都市的森林小學山佳國小四年獲綠旗認證郵輪駐唱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夢幻女郎》的真實故事:珍妮佛・哈德森
訂閱電子報
cookieImg
我們使用 Cookie
為了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
這些 cookie 用於記錄您的設置偏好、分析使用情況和個性化內容。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了解更多有關 cookie 的信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