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樹字面解讀為爬樹之意,但整體動作卻完全不同。爬樹為攀爬樹枝樹幹,而攀樹則是以繩索套上樹幹並運用圈型的克氏結、布雷克結,踩踏進繩結處,雙手往上推升帶動身體,像是用繩索綁成梯子,讓人在樹中登高,一步一步往上攀升。
▲ 攀樹必用的繩結為克氏結(左圖)與布雷克結(右圖)。
在攀樹之前,需學習打安全結,從攀樹中的向上攀升動作,能訓練人體多處肌肉,包含四肢與核心肌群,有益身體健康,而攀升到樹木高處,還能提升人的視野,以大樹的角度俯瞰大地,呼吸新鮮空氣,能達到開闊心胸、舒緩壓力之效,當完成攀升高度目標,也會獲得相對成就感。
攀樹時一旁還有茂密翠綠的樹冠層生態,適合小朋友體驗,有別於在書本上看到樹木圖片獲取知識,在自然中上課更富教育意義,還能訓練孩童肢體協調,攀樹益處多,也讓這項運動在這幾年愈來愈熱門。
不少人認為攀樹恐怕會讓樹枝折損,但其實在套繩索時,攀樹者都會套上樹木保護套,保護樹枝與繩結,讓活動更安全,而攀樹並非僅追求運動快感與人的身心提升,對環境維護也有幫助,像是老樹的枯枝會影響養分吸收、甚至有病蟲害,都能透過攀樹修剪枯枝,讓老樹延續生命。而近年掀起空拍機熱潮,但有許多玩家不當操作,讓空拍機墜於樹枝之間,影響樹木生長,這時也能透過攀樹,清運樹枝雜物,維護自然環境。
▲ 社會新鮮人謝旻勳於嘉義創立攀樹工作室,盼善用嘉義「木都」美名推廣攀樹運動。
在嘉義有兩名社會新鮮人,謝旻勳與蔡期昇,秉持回饋家鄉的熱情與對攀樹的熱愛,於 2021 年初,成立攀樹工作室「佇嘉木」推廣攀樹。謝旻勳說:「嘉義市是木都,是台灣最適合攀樹的地區,但卻沒有人專門開設相關課程,這也是讓我和蔡期昇決心要成立工作室的原因之一。」而能有深厚熱忱,更要回溯第一次攀樹的感動,蔡期昇說:「第一次攀樹,是剛畢業後和朋友邊攀邊聊天,用樹木的高度眺望遠方、欣賞夕陽,像回到兒時無憂無慮的時光,還有種未來人生,充滿無限光明的感覺,紓壓、感動湧上心頭。」難以言喻的深刻感受,加深兩人在嘉義推廣的決心,更希望能考取更多相關職照,以攀樹為一生志業。
攀樹不僅能調劑身心,也因需在大自然中進行,更加深人與土地、樹木的關係,周末不妨體驗攀樹運動,享受騰空於樹間的清新悠閒,感受人與自然共存共生的奇妙連結。
相關攀樹體驗可上臉書搜尋「佇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