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ic
logoPic
精選推薦
影音節目
焦點議題
訂閱電子報

《小美人魚》、《阿拉丁》、《風中奇緣》配樂都是他!擁有 8 座奧斯卡獎的音樂巨匠亞倫・孟肯

shareBtn喜歡
shareBtn分享
shareBtn收藏
articlePagePic
▲ 圖片來源:IMDb
電影配樂一直在電影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有聲電影尚未出現前的默片時代,戲院就會由現場樂隊演奏或播放音樂等方式,來搭配電影畫面。其中,許多迪士尼經典動畫的配樂都是出自於亞倫・孟肯(Alan Menken)之手,他至今已獲 8 項奧斯卡獎,目前仍是史上獲得最多奧斯卡獎的在世人物。

2023 年《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真人版電影上映後掀起熱議,不少粉絲紛紛懷念起 1989 年的動畫版,當年推出後廣受好評,甚至被譽為迪士尼文藝復興系列作品的開端之作。


其中,1989 年《小美人魚》動畫的配樂是成功的極大關鍵,由配樂大師亞倫・孟肯(Alan Menken)作曲,打破以往都是「先有畫面才做配樂」的流程,成為首部「畫面與配樂同步製作」的動畫電影。本片於當年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與最佳原創配樂兩項大獎,也開啟孟肯與迪士尼的多次合作。


▲ 迪士尼 1989 年推出動畫版《小美人魚》大獲成功,動畫、音樂和角色都贏得讚譽。(圖片來源/Disney)


你也許沒聽過他的名字,但你一定聽過他的音樂


繼 1989 年的《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後,孟肯更參與了《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阿拉丁》(Aladdin)、《風中奇緣》(Pocahontas)、《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大力士》(Hercules)、《曼哈頓奇緣》(Enchanted)、《魔法奇緣》(Tangled)等電影的音樂製作,這些配樂不僅屢次獲獎,也多次被改編成音樂劇的形式在百老匯上演。


有趣的是,迪士尼的這些動畫電影都會安排角色們哼唱歌曲,因此孟肯的多數電影配樂也能獨立成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樂,如音樂劇一般,使得它們不僅家喻戶曉,亦是現今大多數人兒時的共同回憶。


亞倫・孟肯如今仍是持有最多座奧斯卡金像獎的藝術家,非常多精彩的曲目榮獲各大獎項與提名殊榮,包括:〈Under the Sea〉、〈Beauty and the Beast〉、〈A Whole New World〉、〈Colors of the Wind〉、〈Go the Distance〉、〈So Close〉等,他的作品已經得到了 8 座奧斯卡金像獎、11 座葛萊美獎以及東尼獎等,可見其音樂對於影壇的影響力之大。

 

▲ 早年創作配樂時的亞倫・孟肯(右)。(圖片來源/Facebook@Alan Menken)


出身醫學世家,求學、習藝都不走傳統道路


孟肯從小就展現自己對音樂的喜愛,先後學習了鋼琴、吉他、小提琴等,鋼琴課時,老師要求他按照樂譜練習彈奏,他彈著彈著,卻開始接續彈奏出自己的創作,作曲的天賦也漸漸顯現。樂曲風格多元的他,其實未曾想過將來會為電影中的音樂譜曲,他的家庭熱愛音樂劇,因此從小耳濡目染,不過,長大後反倒最不想寫音樂劇類型的音樂,而是想為流行樂作曲,從他的作品中,也的確呈現出流行音樂的元素特色。


他並非出身於音樂世家,而是「牙醫」世家,他的父親、爺爺,甚至是姑丈、姨丈都是牙醫,因此,他先是在紐約大學的醫學院預科班學習醫學,然而,音樂仍是他心之所向,他在大學時期接案為音樂劇撰寫音樂,畢業後更決定不再繼續修習醫學。


相當幸運的是,孟肯的父母有位朋友亦是作曲家,便推薦他加入「BMI 雷曼・恩格爾音樂劇場工作室」(BMI Lehman Engel Musical Theater Workshop),甄選階段時,工作室的創辦人雷曼・恩格爾(Lehman Engel)聽完孟肯演奏,立刻就決定讓他加入。


加入音樂劇場工作室對孟肯來說不但幫助極大,甚至是一生的轉捩點,他遇見相當多有才華的藝術家,其中劇作家兼作詞家霍華德・愛許曼(Howard Ashman)更成為他多次合作的夥伴,這次經驗也成為了他音樂創作職業生涯的基礎。


融合古典音樂與劇場創作,打造更多經典


孟肯在劇場工作室學習到,音樂藝術有時就像建築,建造故事時,會有一定的結構作為基底,而作曲家的任務正是選擇合適的旋律材料,來幫助組建基底、敘述故事,達到故事推動的目的。


劇場工作室創辦人雷曼所著的《Words with Music: Creating the Broadway Musical Libretto》,書中也描述了如何透過音樂來建立主角的性格、追尋事物以及戲劇性的衝突,用以呈現出故事角色的特色和渴望。


▲ 迪士尼電影《幻想曲》(Fantasia)劇照。(圖片來源/Disney)


孟肯的啟蒙作品,包括貝多芬、布拉姆斯的古典樂,到百老匯音樂劇作曲家理查・羅傑斯 (Richard Rodgers)、弗蘭克・羅瑟(Frank Henry Loesser)以及約翰・威廉斯(John Towner Williams)創作的電影配樂。


其中,孟肯為迪士尼 1940 年電影《幻想曲》(Fantasia)創作的配樂,正是結合交響樂與動畫劇場的作品。讓樂團演奏數首經典的古典樂曲,搭配動畫師繪製的影像,片中一段是貝多芬的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搭配著人馬和神話中的奇幻生物故事,如此的音畫配置也讓孟肯相當感動。


享受生活、善於社交的藝術家,讓歌曲有畫面感


孟肯是一位喜愛也善於社交的作曲家,他喜歡在創作時身邊圍繞著其他人,無論是作詞家還是導演,他希望能讓音樂渲染在場的每一個人。熱愛傳遞音樂感受的他,每天固定在上午 10 點左右進到自己的音樂工作室開始創作,只憑藉工作室中的鋼琴和數位編曲設備創作,直到傍晚時刻,他也相當懂得享受,結束工作後迎接雞尾酒時光,帶著家人與狗狗散步相伴。


通常接到電影配樂的需求後,孟肯會先去釐清這部電影或劇所使用的「詞彙」,藉以思考如何用音樂來講述這段故事。詞彙指的像是影片調性,例如《小美人魚》以大海為背景,有諸多海洋生物角色表現,因此他先思考如何用音樂「詮釋海水流動的感受」,該旋律也被應用於整部作品多個地方,包括片中著名的歌曲〈Part of Your World〉就留存了許多這樣的成分。


創作《大力士》配樂時,孟肯被要求結合福音類型的曲調,因此他用相對史詩感較重的和弦搭配出主角海格力斯作為英雄的氣勢,歌曲〈Go the Distance〉也使用它們作為音樂的基底,因此,創作音樂時不僅是做出音樂本身,亦同時找出它們的調性,為作品創作出線條與色彩。


▲ 電影《大力士》劇照。(圖片來源/Disney)


孟肯認為音樂是一門學習如何讓旋律自然流動並成形的工藝,旋律透過作曲家的塑型、雕刻讓它們往適合的方向流動,但不去過度的干預它,音樂和作曲家以雙向的方式引領彼此往更合適的地方走。


對他來說,有時創作音樂就像在把玩強大的自然力量(Powerful Forces)一般,而作曲家則是像淘金客,在音符中不斷的尋找金塊,你可能很快就找到那些寶藏,但也可能永遠找不到,找到這些礦石後更得去研究如何將它們琢磨成鑽石。


“Music is a flow you learn the craft of letting the flow go. “-Alan Menken


對孟肯而言沒有所謂完美的音樂,只有「合不合適」它們存在的地方,因此他創作音樂時,不會對自己設限,曲風類型相當多元,例如撰寫電影《魔髮奇緣》(Tangled)片中主題曲〈I See the Light〉時,他寫了史詩級的曲調、流行樂風格、輕音樂等,最後由動畫導演從中選出最合適的樂曲。


▲ 電影《魔髮奇緣》劇照。(圖片來源/Disney


已經有豐厚成就的孟肯沒有就此停止創作,他建議年輕的作曲家們,將時間和心力投資在「創作的過程」而非結果,結果隨時都會到來,但我們必須將專注力放在創作歌曲,完成一首後再接著寫下一首。雖然歌曲對於人們來說是被完成的、實質的存在事物,但音樂其實是持續不斷流動的,而那些歌曲正是作曲家不斷創作中的其一片刻。


“Learn to invest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songs and don’t invest in the result.“-Alan Menken


作曲家在電影製作環節中,就像是繪製藍圖給人們看的領航員,當領航員能熱愛自己的作品、喜愛展現和表演它們,甚至能為這些藍圖做解釋並賦予其意義、生命,就可以帶著大家航向未知又有趣的地方,擁有這樣冒險精神的孟肯,仍持續著他的創作,並期待著音樂創作可以帶給他、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新發現。

authorPic
Gin企劃
追蹤人數 4
熱愛影劇、音樂的追夢人,喜歡解析和分享故事所傳遞的情感。期待跟讀者一起認識電影幕前幕後的大小事,學習其中的智慧,為生命注入無限熱情!
authorPicPc
Gin
企劃
追蹤人數 4
留言0
你可能也想看
吸睛履歷怎麼寫?加薪多少才夠? 年後轉職談高薪全攻略比鬼還恐怖的職場故事!和主管互相衝康、遇火災拿命換錢?讓鬼故事更嚇人!直擊《粽邪》、《緝魔》金獎配樂師工作室
訂閱電子報
cookieImg
我們使用 Cookie
為了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
這些 cookie 用於記錄您的設置偏好、分析使用情況和個性化內容。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了解更多有關 cookie 的信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