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民眾運動意識提高,投入休閒運動的民眾也越來越多,政府單位也積極推動智慧運動、運動科技。以三重棒球場為例,推動「智慧聯網」(AIoT)計畫,希望讓科技運動更普及。新莊國民運動中心則是建置「智能羽球場」,透過智能球拍跟智能羽球運動分析,提供使用者揮拍慣性訊息等資訊,並紀錄運動數據歷程。
2022 卡達世界盃中,南韓在小組賽對上足球強國葡萄牙,靠著孫興慜神助攻,由黃喜燦踢進關鍵分。黃喜燦興奮脫衣慶祝進球,特殊剪裁的「黑色小背心」則引發討論,賽後韓媒指出這件背心其實是「電子表現與追蹤系統」的科技裝備,是以 GPS 技術為基礎,搭載蒐集數據的 IT 設備,包含速度與心跳感測器,把選手的活動量、傳球、射門等運動表現數據化,只要 30 秒就可以回傳給教練團,是教練團掌握選手狀態,擬定戰術的指標。
▲ 2022 世足賽中韓國選手黃喜燦進球,激動脫衣露出「GPS 背心」因設計特殊引發討論。(圖片來源/美聯社)
其實歐洲球隊早在 2010 年開始使用這款設備,紀錄選手表現,讓訓練事半功倍,南韓則是在 2018 年開始使用,借助「科技小背心」確保選手因為過度訓練而受傷, 2022 年因為選手黃喜燦一脫成名,成為世界盃討論焦點。
鏡頭拉回台灣,現在民眾運動意識提高,新北市體育處與貝思沛拉棒球學校於三重棒球場啟動「智慧聯網」(AIoT)計畫,並邀請中職史上首位包辦年度 MVP 和新人王的曹竣崵體驗「Rapsodo Pitching」和「智慧袖套 Pulse」,其中「智慧袖套 Pulse」,可以偵測投手手臂壓力指數,將疲勞質量化,在藉由專業教練調整練習量,進而達到保護投手的目的。
初次體驗曹竣崵笑嘆:「我的手臂開過 3 次刀,如果當年有這些運科儀器的話,也許現在還在棒球場上熱血奮戰!」
▲ 新北市體育處邀請前中職選手曹竣崵擔任大使體驗智慧袖套,投球英姿不減。(圖片來源/新北市體育處)
新莊國民運動中心則是與羽球品牌 Victor 勝利體育及成大人工智能數位轉型研究中心,共同建置「智能羽球場」透過智能球拍與 AI 智能羽球運算分析,提供使用者揮拍慣性訊息,包含揮拍速度、擊球力度、單打及雙打對戰數據,顯示技術排名評比,讓選手及球友更了解自己的打球歷程,並提升球友間的切磋。
▲ 智能羽球可即時呈現羽球揮拍數據,可至新莊運動中心預約體驗。(圖片來源/新北市體育處)
高爾夫運動揮桿時伸展、扭轉以及在高低起伏的球場中步行移動,有助於強健肌肉、訓練心肺及促進血液循環等好處,使高球族群人數逐年增加,參與年齡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台灣高爾夫人口已經達 200 萬以上。
由於傳統高球入門門檻較高、受時間與場地的限制,多數初學者需要負擔大量時間與金錢才能精技球技,經濟部透過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投入開發「高爾夫黑科技」以 3 大關鍵模組「揮桿專業科技」、「自學優化平台」及導入各種場域的「處處都是練習場」,打造智慧高球模式。
「高爾夫球黑科技」以智慧感測、2D 和 3D 混合影像辨識與 IoT 軟硬整合技術為核心,可以在行動裝置(手機)上看到揮桿 AI 模組調整使用者姿勢,並提供教練互動功能,直接回饋使用者調整擊球姿勢及最佳揮桿時間,也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解決缺乏訓練場地難尋及彈性的訓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