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teus 是首批將浮動太陽能電池板與太陽追蹤技術相結合的裝置之一。(圖片來源:SolarisFloat)
這個裝置以古希臘海神的名字「Proteus」命名,是全球第一批將漂浮太陽能電池板與太陽追蹤技術結合的裝置之一,為了要大量產生清潔電力(Clean Power)。這個島,漂浮在荷蘭西部的湖泊「Oostvoornse Meer」,上頭覆蓋著 180 個移動太陽能電池板,總容量為73峰瓩(kWp)。在太陽能電池的計算方式中,每輸出一瓦(W)的電力,在太陽能系統中稱為1峰瓩(kWp)。
▲ Proteus預計能比陸地上同等裝置多產生40%的能量。(圖片來源:SolarisFloat)
製造這個太陽能漂浮島的葡萄牙公司SolarisFloat估計,Proteus可以比陸地上的非移動式陣列多產生40%的能量,另一個好處是位於它下方的水冷空氣,能夠保持比陸地上相同裝置更低的溫度。
▲Proteus底下的水冷空氣能讓它比一般裝置的運轉溫度更低。(圖片來源:SolarisFloat)
雖然在再生能源的趨勢中,這只是一個很小的數目,但創造「Proteus」的葡萄牙公司SolarisFloat認為,這個小型裝置可以將已產生大量的清潔能源更加擴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必占用寶貴的土地面積。
從巴西到日本,漂浮式的太陽能電池板已在全球蓬勃發展,漂浮太陽能的容量在近幾年以飆速的電量,持續增長,從2015 年的 70百萬瓦(MWp)增加到 2020 年的 1300百萬瓦(MWp)。預計市場在未來十年內將以每43%的速度增加,到203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45億美元(約7464億新台幣)。
▲ 日本科技公司「Taiyo Holdings」開發的浮動太陽能光伏電站。(圖片來源:Taiyo Holdings)
日本科技公司 Taiyo Holdings Co Ltd在2022年宣布,其位於日本兵庫縣的 2.3 兆瓦漂浮式太陽能光伏電站已經完工。該公司在新聞稿中表示,這個漂浮式太陽能光伏電站,由Taiyo的子公司「Taiyo Green Energy Corp」所安裝,這是Taiyo可再生能源業務的第14個浮動太陽能發電場。
該公司目前在日本七個縣—埼玉縣、兵庫縣、奈良縣、三重縣、岐阜縣、愛知縣和香川縣,擁有漂浮在水面上的太陽能農場。
漂浮太陽能技術的興起,是近年太陽能光伏發電革命性擴張的最新趨勢。太陽能光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12倍,從2011年的72百萬瓩(GW)增加到2021年的843百萬瓩(GW)。這項技術目前佔全球發電量的3.6%,高於2006 年的0.03%。同時,太陽能電池陣列的價格也出現了驚人的下降趨勢,已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能源。
太陽能電池板或使用面板(SPV面板)的太陽能光伏系統,佈置在屋頂或太陽能農場中,使太陽輻射落在太陽能光伏板上,以促進將太陽光輻射轉化為電能的反應。
太陽能光伏系統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就像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或汽車發動機將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或電動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一樣。太陽能電池不是利用太陽的熱量產生電能,而是入射光與半導體材料相互作用產生電能。
根據國際能源署指出,預計太陽能發電將進一步成長,但是到2030年,產能需要達到目前的六倍,全球才能走上淨零排放的軌道。不過俄烏戰爭後,歐洲各國都在努力減少對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的依賴,再生能源使用量,預期將再推升至另一波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