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ic
logoPic
精選推薦
影音節目
焦點議題
訂閱電子報

長在樹上的枸杞?紅姬緣椿象、荔枝椿象傻傻分不清楚!看到牠不要用手抓,小心皮膚潰爛、眼睛失明

shareBtn喜歡
shareBtn分享
shareBtn收藏
articlePagePic
▲ 紅姬緣椿象的特徵之一便是具有群聚性,不論都市或郊外,只要見到紅姬緣椿象,往往都是一大群聚集在一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你是否曾在樹上見到成群會動的枸杞而驚慌失色過?誤以為荔枝椿象大量繁衍,便趕緊通報相關單前來處理,反而鬧了大烏龍?事實上,這是一種叫做紅姬緣椿象的益蟲,又被學者戲稱為台灣欒樹下的小精靈,這是因為牠們可是幫助台灣欒樹播種的大功臣。

紅姬緣椿象究竟長什麼樣子?牠們有兩個最為醒目的特徵,第一個特徵便是紅中帶點桃紅色的外表,成蟲的背部會有道V字黑紋,只要看過一眼便難以遺忘;第二個特徵則是具有群聚性,不論都市或郊外,只要見到紅姬緣椿象,往往都是一大群聚集在一起,不論是成蟲、幼蟲或是卵都匯聚在一起,也因此時常讓見到的人怵目驚心。


紅姬緣椿象的習性


每到春夏兩季便能於人行道旁的綠植見到紅姬緣椿象的身影,尤其以欒樹四周特別多,是晝行性昆蟲,紅姬緣椿象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會從卵到幼蟲再轉為成蟲,生命週期最長僅2個月;多以吸食欒樹的樹汁為食,每年的3、4月為繁殖期,約莫5月後便較難在路邊看到牠們的蹤影。


紅姬緣椿象又被稱為無患子椿象、臭屁蟲、紅椿象、台灣欒樹下的小精靈,體長約1.3~1.6公分,觸角4節、跗節 3 節、口吻 4 節,屬於一般植食性(以植物為食),少部分為雜食性(少數會吸食動物腐肉),因食物以台灣欒樹、龍眼或椰子等高大樹木的樹汁或果實為主,所以具備刺吸式口腔。


▲ 紅姬緣椿象成蟲。(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與欒樹共生,維護生態平衡的大功臣


為什麼吸食樹汁,紅姬緣椿象卻不是害蟲?首先,紅姬緣椿象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牠們不會叮咬人類,製造出的臭腺體也並不會灼傷皮膚或引發過敏反應,此外,牠們雖然吸食樹汁,但卻不會傳播病菌,也不會使被吸食的植物產生疾病。


許多人對於「害蟲」的定義便是會吸食樹汁,所以時常誤將紅姬緣椿象也歸納為害蟲,事實上紅姬緣椿象是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牠們與台灣欒樹為共生關係。許多植物在演化過程中,為了防止種子被鳥類食用,演化出十分堅硬的種子外殼,雖然成功避免被鳥類啄食,但卻變相造成種子落果後無法順利發芽,如倒地鈴、台灣欒樹。根據國立台南大學環境生態研究所的研究表示,紅姬緣椿象刺吸式口器能將堅硬的種子外殼穿洞,雌蟲也會在果實內部產卵,兩種方式都能有效幫助種子發芽,使得這些植物能延續後代;此外,紅姬緣椿象雖然會吸食汁液,但卻不影響木質部與韌皮部輸送養分,是互利共生的關係。


除了互利共生外,因為紅姬緣椿象屬於群聚性昆蟲,也因此吸引白頭翁、綠繡眼、小雨赤、赤腰燕、家燕、麻雀等鳥類前來捕食椿象,形成豐富的生態鏈;若是因人為撲殺,導致紅姬緣椿象數量減少,恐怕會造成掠食者食物短缺、植物無法順利播種,將有可能導致生態鏈失衡。


下次若在公園或郊外見到樹上密密麻麻的紅色軍團,千萬不要再把牠們當成害蟲通報或撲殺,應該要感到開心,因為這代表這棵樹本身的生態鏈沒有被破壞,不僅可以觀察牠們在樹上的動向,或許還有機會見到其他前來覓食的鳥類。


▲ 荔枝椿象會吸食荔枝和龍眼的嫩芽、嫩梢、花穗、幼果汁液,進而導致落花落果,甚至會讓嫩枝和幼果枯萎、黑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聞「椿象」色變,當心不要搞錯了


而新聞上時常能見到農政單位祭出重賞,邀請民眾一同撲殺外來入侵種的「荔枝椿象」,則是完全不同的模樣,許多民眾因為不了解,在看到樹上密密麻麻都是紅色的椿象後,往往急於撲殺或通報,其實大多數民眾都把紅姬緣椿象和荔枝椿象搞混了,倒楣的紅姬緣椿象意外成為荔枝椿象的替死鬼。


荔枝椿象外型呈盾形,二齡到四齡的若蟲則呈逐變為長方形,主體為橙紅色或淡橙色有暗藍色邊框,臭腺開口位於腹部的背面。成蟲體型呈現盾形黃褐色,胸部腹面被白色蠟粉,臭腺在後胸側板前方。不同於紅姬緣椿象,荔枝椿象會吸食荔枝和龍眼的嫩芽、嫩梢、花穗、幼果汁液,進而導致落花落果,甚至會讓嫩枝和幼果枯萎、黑化。


▲ 二齡到四齡的荔枝椿象若蟲外型逐漸變為長方形,主體為橙紅色或淡橙色有暗藍色邊框,臭腺開口位於腹部的背面。(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而荔枝椿象之所以稱作荔枝椿象,顧名思義,主要出現在荔枝或龍眼樹上的椿象,更可怕的是,荔枝椿象已經肆虐全台,不僅僅是龍眼、荔枝等果樹,包含台灣欒樹、無患子等行道樹,都成為荔枝椿象的出沒的地點,由於荔枝椿象的成蟲不擅飛行,因此人們的肩膀很容易成為停靠站,萬一受到驅趕,就有可能噴出臭液自衛,要特別注意的是,荔枝椿象的臭液不僅會灼傷果實或葉片,若不慎接觸到人體皮膚或眼睛時,可能還會引起刺痛感、過敏等症狀,因此在野外遇到,一定要千萬小心、不可不慎!


▲ 荔枝椿象成蟲體型呈現盾形黃褐色,胸部腹面被白色蠟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authorPic
WellMedia 編輯群作者
追蹤人數 4
我們以友善環境和科技生活為基點,製作及傳遞優質的數位內容,期盼匯聚各世代的力量,從台灣擴散至全球,成為永續價值的倡議者。
authorPicPc
追蹤人數 4
留言0
你可能也想看
你的愛心是否用在錯誤的地方?當心!隨意餵食野生動物可能會惹禍上身...愛海就別毒海!1.4萬噸防曬乳+海水暖化 成珊瑚礁絕命危機
訂閱電子報
cookieImg
我們使用 Cookie
為了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
這些 cookie 用於記錄您的設置偏好、分析使用情況和個性化內容。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了解更多有關 cookie 的信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