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ic
logoPic
精選推薦
影音節目
焦點議題
訂閱電子報

全室內 vs. 間隔光電板養殖 漁電共生新解?

shareBtn喜歡
shareBtn分享
shareBtn收藏
articlePagePic
▲ 因為漁電共生政策讓漁村出現一塊一塊太陽能板,也讓許多人開始關注漁電共生的正反意見。(攝影:戴義霖)
漁電共生是這幾年台灣漁業發展的重要議題,也衍生不少爭議,屏東枋寮的蝦農吳武達與雲林口湖的鯛魚養殖業者王益豐都是漁電共生的成員,但不同的是,吳武達將漁電共生的電售予能源業者,王益豐則是全數自用,除了用在養殖漁池管理,也能供觀光工廠所需,漁電共生,似乎能有新解。


百分百採用綠電,幾乎是許多台灣企業這幾年著重方向之一!受到國際再生能源倡議RE100影響,企業幾乎都力拚於2050年前,有階段性地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因此,許多人認為,沒有綠電就是等著掉單,甚至喪失競爭籌碼。但隨著過程遭遇政治、商業等多方角力,綠電,還能怎麼走下去?


光電板遮陽 挑戰生物與菌類成長


其實,漁電共生若能為產業升級,許多漁民並不反對,但如今最令他們困惑的,也是這麼多年來始終沒有獲得解決的,首先,是光電板蓋在魚塭上方,當陽光被遮蔽,直接影響關係水質的菌種、藻類的生長,連帶的,池內魚蝦健康也會受到波及,因此,在減少日照條件下,適合飼養哪類水產動物?至今仍在實驗找答案階段。


▲「鯛魚王子」王益豐改變養殖模式,利用間隔是太陽能板,達到新型態漁電共生,養殖需要的電力,全數自產自用。(攝影:戴義霖)


其次,即使找到適合耐陰的水產品種,是否受到市場青睞?銷售成本能否被通路接受,這一連串的問題,就跟漁電共生的發展一樣,邊實驗邊進行,但大量光電業者以更高的租賃價格租下魚塭,已對養殖業造成實質影響,只是,好壞仍難定論。


因此,王益豐認為,漁電共生的出發不該是從能源業者獲利的角度,而是需要以漁民角度出發,「要先讓漁民活下去,漁電共生才有發展與平衡的可能。」所以王益豐的漁電共生案場,從一開始就是自己設計規劃,「其實我們是除了有光電板以外,我們還會有讓它有透光,這個案場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遮蔽率是85%,還有15%可以透光率進來,魚池可以有太陽照射,溫度就比較好管控,再來養殖池裡面的藻類繁殖,也會比較順利一點。」


全室內 vs. 間隔光電板養殖 漁電共生新解?


不只王益豐,屏東枋寮的蝦農吳武達也是自己與兒子,評估自建漁電共生案場可行性,最後在將近三分大的魚塭屋頂,鋪設了1470塊光電板,吳武達的魚塭非常特別,是台灣目前少見的全室內養殖,吳武達想法很單純,「八八水災時,我有一個10KW的小電廠,運作模式都清楚,在未來趨勢,太陽能是新的一個產業,新的一個能源。」


▲ 養殖業者吳武達(左)採全室內養殖蝦,與成大循環經濟中心主任陳俊延(右)團隊合作,利用藻菌等技術,改變水質,最高可減少96.3%的水資源浪費。(攝影:戴義霖)


吳武達看中的,是能源業者提供的穩定購電收入,根據台電資料顯示,2023年台電購買光電躉購費率為每度4.38元,與2010年相比,每度高達11.75元,13年間降幅達到6成,雖然費用大幅降低,但企業對綠電的需求目前只會增加,幾乎已成全球不變趨勢,綠電收入,成了養殖以外的穩定收益。


除了綠電帶來的收入,吳武達選擇全室內養殖的原因,也是因為極端氣候日趨嚴重,如果農業都開始轉向溫室種植,那養殖漁業是不是也可以朝室內養殖邁進?所以他開始嘗試,卻發現室內養蝦,蝦子會有蝦紅素不夠等問題,所以他與台南成功大學生物科技中心兼循環經濟中心合作,不只要解決蝦子煮熟後不夠紅的問題,更利用創新的藻菌養殖處理技術,降低水中病毒與弧菌感染,更重要的是不再需要頻繁換水,可以減少96.3%的水資源浪費。讓室內養殖可以有更好的品質與收成。


漁電共生 成全球唯一綠能發電模式


成大循環經濟中心主任陳俊延便透過自身經驗指出,過去曾有輔導的案場,因為面臨短時間的強降雨,「其實我們養草蝦曾經最高收成,只有五成。你技術再怎麼好,這麼大的水灌進來,有什麼物種受得了?幾乎全部流光了。」所以陳俊延與成大的相關團隊,便是抱著希望讓漁民可以有更高更穩定的收益,從飼料、水質、藻類等面向,一一克服、解決。但在問題還有許多變數要調整之際,綠電的額外收入,是讓漁民願意挑戰養殖方式之際的另張保命符。


▲ 漁電共生下的養殖,對業者是極大的挑戰。(攝影:戴義霖)


台灣的漁電共生,是全球諸多綠電模式中,唯一獨有的發電方式,而綠電又是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發展已是無法回頭的決定,漁電共生成了漁民、能源業者、企業用電端,還有政府單位的共同考題,唯一解的多方平衡,正考驗著大家的智慧,還有人性。

authorPic
詹焯予執行製作人
追蹤人數 4
曾是編輯、記者、醫療節目企劃,書寫市井小民的奮鬥歷程,也描繪創業者的成功之路,「說故事」是日常。希望這裡的內容,能讓您感到深刻而溫柔,還有一點不完美的自在。
authorPicPc
詹焯予
執行製作人
追蹤人數 4
留言0
你可能也想看
二手商品撿到寶?二手不等於次等,永續從日常開始「一上市就秒殺 藏家秒買七件」斑蝶幼蟲與瘤匹葉蛾 臺灣驚豔的絞胎陶藝空拍機救星!3年找回近400架空拍機 攀樹師另類專長還給大自然最初樣貌
訂閱電子報
cookieImg
我們使用 Cookie
為了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
這些 cookie 用於記錄您的設置偏好、分析使用情況和個性化內容。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了解更多有關 cookie 的信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