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ic
logoPic
精選推薦
影音節目
焦點議題
訂閱電子報

狗狗放風、主人跟著動起來!遛狗一星期多走 10 公里 刺激人類運動慾

shareBtn喜歡
shareBtn分享
shareBtn收藏
articlePagePic
▲ 遛狗能促使主人跟著運動。(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遛狗不僅是帶狗放風,對於主人而言,也會帶動運動效果!對此國外便有許多研究,像是美國麻州大學的人體工學教授 Katie Potter 教授研究便表示:「遛狗可以激發人們想要運動的慾望。」

國外研究證實:近半數遛狗民眾一周多運動30分鐘


同樣是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指出,在一項規劃學生在動物收容所擔任志工換取學分的計劃,學生們每周兩次參觀收容所,每次 50 分鐘,並到附近公園遛狗,發現學生們每次約能多步行 4500 步,換算下來大約為五公里,總計一周多走十公里,對體能活動有相當益處。


▲ 國外學生參與研究,擔任狗志工,發現因遛狗一天竟多走 4500 步。(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而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也指出,在遛狗民眾的族群中,60%的人能符合美國政府所訂經常運動或激烈運動的標準;而將近半數有遛狗的民眾,每日運動量平均為 30 分鐘,一星期至少五天。相較之下,沒有飼養狗狗的人,僅約三分之一的人能有同樣的運動量。


如果將其他運動時間整體納入比較,有遛狗的民眾比沒有遛狗的民眾,平均一週運動多了約30分鐘。其中人們較常帶年輕的狗,而非老狗去散步;20 公斤以上的大型犬,比遛小型犬的距離更遠。


你家養中、大型犬嗎? 一天散步三次易達成人運動目標


因此,遛狗頻率、時間長短皆與狗狗體型有關,對此屏東科技大學運動休閒系的徐錦興教授表示,相關研究調查,有無飼養寵物狗,是影響人身體活動量相當重要的因素之一,鼓勵有養狗的民眾每天固定帶狗散步,若飼養中、大型犬,因其體能較活躍,一天散步三到四次,每次快走 30 分鐘,或一天兩到三次,每次 60 分鐘,便容易達成世界衛生組織與國健署所建議的,每周運動 150 分鐘的目標,或大眾較熟悉的一天一萬步準則。至於若是小型犬則一天散步一至兩次,一次約 10 分鐘,雖然時間不長,仍能增進主人的運動量。


但徐教授也發現,有些主人飼養小型犬,遛狗時沒有繫上牽繩,放任狗狗自行活動,主人只在特定範圍等待,如此便會減少主人活動機會,徐教授表示:「遛狗最好還是使用牽繩,人狗一起步行,不僅達到運動效果,也有心靈安定的效益,讓狗狗成為你最佳的運動夥伴。」


人狗一起動起來!主人注意:毛孩運動室溫盡量低於27℃


人狗一起運動固然是好事,但須特別注意毛孩的身體狀況,盡量在平緩的草地、步道來遛狗,需適度放慢速度,並於途中休息、隨時補充足夠水分。其他遛狗方式如:騎機車遛狗、爬多層樓梯、長時間跑步等等,可能對狗狗的關節與心臟造成負擔。


另外也須注意天氣狀況,高溫下運動,不只主人可能中暑,狗狗也可能會熱衰竭;攝氏溫度 27 度以下對狗狗來說較為安全,若是夏季,主人可於清晨或傍晚遛狗,對人狗都較為舒適,也能發揮最好的運動效果。



authorPic
WellMedia 編輯群作者
追蹤人數 4
我們以友善環境和科技生活為基點,製作及傳遞優質的數位內容,期盼匯聚各世代的力量,從台灣擴散至全球,成為永續價值的倡議者。
authorPicPc
追蹤人數 4
留言0
你可能也想看
連四年完成九座百岳,視障朋友不畏懼:「看不見的高山在心裡。」免花錢的健康密碼 公園器材變身免費教練
訂閱電子報
cookieImg
我們使用 Cookie
為了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
這些 cookie 用於記錄您的設置偏好、分析使用情況和個性化內容。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了解更多有關 cookie 的信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