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ic
logoPic
精選推薦
影音節目
焦點議題
訂閱電子報

全球「十大秘密島嶼」 不可不訪的澎湖90座小島四大全台之最

shareBtn喜歡
shareBtn分享
shareBtn收藏
articlePagePic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澎湖曾被國際知名旅遊網站《Lonely Planet》評為全球「十大秘密島嶼」,這座由90座小島組成澎湖群島有著許多獨家特色:世界規模最大的石滬群、唯一綠蠵龜保育區...等,本篇盤點了澎湖4大絕無僅有的全台之最,從自然景觀到文化信仰都有其不可取代之特色。

全台十八個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二: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澎湖石滬群

澎湖跟其他離島最具差異性的代表就是地質組成,綠島、蘭嶼、基隆嶼皆為安山岩組成,澎湖卻是唯一由火山熔岩—玄武岩組成的島嶼,其中的小白沙嶼、雞善嶼、錠鉤嶼三處玄武岩島嶼,則被農委會列為『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目的就是希望保護這世界級的自然景觀。


若希望安排一日遊行程可以到馬公本島的歧頭碼頭乘船,選擇東海的跳島行程搭船前往,便能從遠方看見雞善嶼,雞善嶼分為兩座大小對比極大的小島,被海水分開,在退潮時,兩地會露出陸地可步行來往,大雞善嶼直列著一筆筆高低不一的柱狀玄武岩,如同一座極大的管風琴遺落在寬廣的蔚藍海域上,而夏天時,每年約有一到兩千隻的紅燕鷗會來雞善嶼繁殖,有鳥友也曾看見紅燕鷗腳上有著澳洲繫放用的白色足旗,證明了這些紅燕鷗每年飛躍七千公里往返澎湖與澳洲。

▲夏天時,每年約有一到兩千隻的紅燕鷗會來澎湖雞善嶼繁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澎湖石滬群:世界規模最大石滬

▲澎湖雙心石滬是早期用來漁獵的生態工法。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提到澎湖,許多人常常聯想到的都是最有名的雙心石滬,根據文化遺產局—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指出,澎湖石滬群的數量及密度堪稱世界之最。通常在潮間帶越廣的區域,石滬越多,這個被稱為最早的生態工法,推估為遠古石器時代所使用的漁獵工法,這種漁獵方式,是以石頭砌成石牆,讓魚群在海水漲潮時游進石滬,但在海水退潮之後,魚群就會因為水面降低被困在石滬裡頭。


石滬特別之處,在於過去人們以石頭堆砌時,未使用任何黏著劑,不會有化學藥劑破壞生態環境之疑慮,石材空隙則成為附生貝類與藻類溫床,以最天然的方式增加其穩固性。


「初十、廿五,吃下才巡滬。」這句澎湖當地的俗諺,說的正是依靠石滬捕獵的漁民生活,指的是漁民經常要根據每天不同潮汐的時間,安排作息,像是因為退潮時間而必須延後或提前吃飯,而農曆初十、廿五吃完午飯,剛好退潮適合到石滬捕魚,因而有這樣的俗語誕生。


石滬文化包含了許多人類與自然共存的智慧,讓漁民不須前往捕魚,而是等魚群主動受困,能達到這樣的智慧,從玄武岩的石材使用到判斷的潮差,觀察區域的氣候,選擇常有強勁的風浪的淺海,都有非常深奧的自然知識。

澎湖90座小島之最:唯一綠蠵龜保育區的望安島、珊瑚覆蓋率達98%的將軍澳嶼

▲根據海洋保育署資料表示,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地點最大宗是在澎湖的望安島,這也使得這裡成為非常罕見且珍貴的自然環境。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全世界有七種的海龜,其中有五種已經面臨瀕臨絕種危機,而綠蠵龜則是唯一會在台灣陸域上岸產卵的海龜,雖然小琉球為賞海龜最容易聯想到的離島,但根據海洋保育署資料表示,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地點最大宗是在澎湖的望安島,這也使得這裡成為非常罕見且珍貴的自然環境。


若於五月到十月間前往望安島時,遊客需要特別注意,有六處列為綠蠵龜保育區的沙灘,晚上八點至隔日凌晨五點有夜間管制不得進入,白天在海灘遊玩時,也須遵守保育綠蠵龜的責任旅遊使命,守護瀕臨絕種的珍貴海龜棲息環境,讓牠們能有安全的育嬰床。

▲珊瑚覆蓋率是判斷珊瑚礁健康率的指標,超過50%便是健康的標準,澎湖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小島—將軍澳,該地珊瑚覆蓋率高峰期竟高達98%!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珊瑚覆蓋率是判斷珊瑚礁健康率的指標,超過50%便是健康的標準,根據海保署資料調查其他常觀賞珊瑚的景點的珊瑚覆蓋,小琉球約為20-40%、墾丁合界約為40-50%、蘭嶼約為38-69%,綠島為51-74%,但澎湖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小島—將軍澳,該地的珊瑚覆蓋率高峰期竟高達98%!


位於望安隔壁的小島—將軍澳嶼,從望安島搭乘計程船前往5-10分鐘便可抵達,將軍澳嶼是因為明末鄭成功部將李胤將軍駐守而得名,環島總長7.85公里,騎車十五分鐘即可繞將軍澳一圈,而在這座小小島嶼旁的海域,珊瑚覆蓋率卻高達98%,隨處浮潛都可觀賞世界級的壯觀海底景色,甚至在海水退潮時,都能在潮間帶看到遍地的珊瑚們,為現今環境中難得未被人為破壞的凈地。


佔地不到全台1%的澎湖,卻在全台十八個世界遺產潛力點中就佔據了兩個,各式各樣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以玄武岩為主的構造更與澎湖的文化連結,都體現了澎湖的自然與人文的巧妙連結,不妨趁著炎炎夏日,規劃一趟充滿人文與自然的生態之旅。

authorPic
潘皓企劃
追蹤人數 3
原本純粹是本能地被美的事物吸引,喜歡登山、旅行、大自然。後來漸漸愛上用文字與影像,將這樣的美轉譯成另一種形式,在人與人之間流動。
authorPicPc
潘皓
企劃
追蹤人數 3
留言0
你可能也想看
漫步草嶺古道、品嚐萬里蟹與貢寮鮑在地鮮味…在東北角海岸找到幸福的答案東北角還能怎麼玩?達人帶路貢寮澳底私房景點,帶你一探地質秘境不只有沙雕!貢寮生態旅遊 吃海鮮三寶、探索海女文化
訂閱電子報
cookieImg
我們使用 Cookie
為了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
這些 cookie 用於記錄您的設置偏好、分析使用情況和個性化內容。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了解更多有關 cookie 的信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