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ic
logoPic
精選推薦
影音節目
焦點議題
訂閱電子報

宮崎駿筆下的水底風光,竟埋藏悚然真相!《崖上的波妞》以童話故事揭開海洋生態危機

shareBtn喜歡
shareBtn分享
shareBtn收藏
articlePagePic
▲ 圖片來源:IMDb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 2008 年的作品《崖上的波妞》講述海洋之母的女兒波妞,因憧憬陸地世界被宗介救起,兩人一見如故。波妞逃回深海後引發海洋失序,最終她與宗介攜手渡過浩劫並成為人類,用童趣的角度帶出人與自然能夠真心相愛,並啟示了珍視與善待自然的理由。

2024 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由宮崎駿《蒼鷺與少年》獲得,探討生命、死亡與萬物。其實,宮崎駿的許多作品都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係,隱含著環境教育的核心精神。


為喚醒人們對海洋的保育意識,聯合國訂定每年 6 月 8 日是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今(2024)年的主題是「喚醒新深度」(Awaken New Depths),呼籲各界探索對海洋的理解、關懷、合作與奉獻的新深度。


值此之際,就讓我們來回顧宮崎駿 2008 年的作品《崖上的波妞》(崖の上のポニョ,Ponyo on the Cliff by the Sea),一起領略大師的想法吧!


宮崎駿返璞歸真之作《崖上的波妞》,每一幀畫面都是手工繪製


「波妞/波妞/波妞/魚的小寶貝/從遙遠蔚藍色的大海裡面來/波妞/波妞/波妞/胖嘟嘟起來/肚子圓圓滾滾的小小女孩」


歡快的旋律、童稚的歌詞,令人琅琅上口。這首曾紅極一時的電影主題曲,來自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 2008 年的作品《崖上的波妞》。相較《神隱少女》(Spirited Away)、《霍爾的移動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這兩部享譽國際的匠心前作,《崖上的波妞》洗盡鉛華,返璞歸真,每一幀畫面皆由鉛筆與水彩手工繪製,鮮亮色彩與童話故事揉合而成一股魔幻魅力,成就一部親子共賞的經典之作。


▲ 《崖上的波妞》用鉛筆與水彩手工繪製的海底世界。(圖片來源:IMDb)


《崖上的波妞》脫胎自安徒生童話《人魚公主》,在宮崎駿的生花妙筆之下,主角成了海洋之母的 5 歲女兒波妞,以及住在崖上小屋的人類男孩宗介。


居於深海的波妞,對海上世界滿懷憧憬。一次偶然機會,她獨自乘著水母,漂浮至岸邊一窺海上風光,卻不慎困於海洋垃圾中,為宗介所救;兩人一見如故,波妞也因此嚮往成為人類,不料卻遭其父親強行帶回深海。


波妞自父親手中逃脫時,意外引發海洋的失序,海嘯席捲而來,世界成了一片汪洋。宗介與波妞攜手度過這場浩劫後,兩人互許承諾,最終波妞如願以償成為人類。


▲ 《崖上的波妞》的主角人類宗介與人面魚波妞。(圖片來源:IMDb)


看似饒富童趣的水底風光,卻埋藏悚然真相


低沉而宏亮的船隻鳴笛聲,拉開電影序幕,月光如洗,波光瀲灩,海景映入眼簾。波妞躺臥於水母浮囊順流而上,帶領觀眾一同飽覽繽紛多彩、生生不息的海底世界;然而,近岸不久,很快就遇上拖網漁船。


漁網將海洋生物和廢棄物盡納其中,波妞被水流中的玻璃瓶垃圾困住後漂流上岸,被正在岸邊玩耍的宗介救起。宗介與波妞兩人邂逅,如此童話般的浪漫故事,卻刻劃出悚然的真相:海底有這麼多廢棄物!


▲ 《崖上的波妞》中以拖網在海底捕魚,卻驚見龐大數量的廢棄物。(圖片來源:IMDb)


波妞離家後,她的父親藤本心急如焚地四處尋找愛女。藤本曾是人類,與大海女神結下婚約後,致力於淨化海洋,因此對任意拋擲垃圾、汙染自然環境的人類深惡痛絕;當他焦急地尋找波妞時,卻不斷受到海洋垃圾干擾阻礙,也再次體現宮崎駿於片中呼籲的環保議題,他以童趣的手繪筆觸,揭示海洋污染危機的困境,讓觀眾印象深刻,也許,他不僅想將海洋保育的理念傳達給大人們,也想透過波妞傳達給孩子們。


▲ 《崖上的波妞》中波妞的父親藤本。(圖片來源:IMDb)


淹沒城市的大海卻平靜又清澈,看見「生命之源」


著急的父親藤本尋找女兒的同時,意外地造成了一場暴風雨,大海將宗介所住的小鎮吞沒,隔天一早,波妞與宗介邊尋找消失的大人們,邊看見這座小鎮如沉沒於海底的亞特蘭提斯一般,不僅道路和房屋都還清晰可見,平靜又清澈的水底下,隨處可見諸多古代生物遨遊,像是最早的活化石三葉蟲、泥盆紀出現的溝鱗魚、世肺魚、晚泥盆紀的七鰓鰻等。


▲ 《崖上的波妞》中大海淹沒城市後,清澈的海洋沒有垃圾,只有各種生物漫遊著。(圖片來源:IMDb)


這場海嘯的到來,就像是一次洗淨人類過去對海洋的污染,沖淨那些海底廢棄物後,重新展現這塊平靜又孕育著千萬新生命的清水,宮崎駿用畫筆讓曾經已逝的生物都重新活了過來,也帶著觀眾省思能夠與大自然共存的另一種方式,即便屋子都淹沒了,居民們駕著小艇駛過這塊新家園,看見如此清澈美麗的海水,也許會重新思考與這片海洋母親的相處方式。


▲ 《崖上的波妞》片中的大海嘯過後,各種古生物漫遊於沉沒在海底的小鎮。(圖片來源:IMDb)


很久很久以前,你和我都曾生活在蔚藍的大海之中


《崖上的波妞》從波妞和宗介的故事主線,帶出宮崎駿仍抱有人類與自然消弭對立的期許,象徵大海的波妞與人類代表宗介,最後透過彼此純粹的那份愛,攜手突破重重關卡。


此外,從宗介的媽媽理沙與波妞母親,兩人彼此握手、友誼,到憎恨人類的波妞父親藤本最後也與宗介握手,甚至將女兒託付予他,我們看見了作者對於大自然再給予人類一次機會的期望,期望人們可以做好守護環境的使命。


▲ 《崖上的波妞》宗介的母親理莎(左)與波妞的母親海洋之母(右)。(圖片來源:IMDb)


「我們蔚藍的家/海水百合搖曳的所在/我與我無數兄弟姊妹一齊發聲/以泡沫之語/你還記得嗎/很久很久以前/你和我曾生活在蔚藍的大海之中/水母與海膽/魚兒和螃蟹/他們全是你的手足。」


電影的片頭歌曲《海洋之母》,闡明了海洋是生命之源,蘊藏豐富資源,孕育無限生機,滋養世間萬物,卻也默默承受人類帶來的無盡破壞;而故事尾聲,海神遂了女兒想成為人類的願望,宗介一家也完全接納波妞,未來將一同生活於崖上小屋。這也象徵守護海洋之責交付到人類手中。最終,海洋之母那句「世界的心扉敞開了」,道出宮崎駿作為世界動畫大師,對社會美好的展望。

authorPic
Gin企劃
追蹤人數 4
熱愛影劇、音樂的追夢人,喜歡解析和分享故事所傳遞的情感。期待跟讀者一起認識電影幕前幕後的大小事,學習其中的智慧,為生命注入無限熱情!
authorPicPc
Gin
企劃
追蹤人數 4
留言0
你可能也想看
加速實現智慧生活 2025電子紙市場新霸主? 再生能源大爆發!太陽能板追著太陽改變方向 電量增長逾十倍認識「黑金旋風」石墨烯的 3 大創新應用!不只能做衣服,還有望解決缺水缺電問題
訂閱電子報
cookieImg
我們使用 Cookie
為了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
這些 cookie 用於記錄您的設置偏好、分析使用情況和個性化內容。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了解更多有關 cookie 的信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