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ic
logoPic
精選推薦
影音節目
焦點議題
訂閱電子報

對抗氣候變遷,你也能貢獻一己之力!認識商品上的碳標籤,落實減碳生活

shareBtn喜歡
shareBtn分享
shareBtn收藏
articlePagePic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你聽過「減碳」,但知道什麼是「碳標籤」嗎?購買食品與日常用品時,上頭的小小足印,你發現了嗎?快來認識碳標籤,選購對環境友善的商品,為減碳盡一份力吧!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加遽,許多國家都承諾在減少碳排放量方面採取積極行動,其中「碳標籤」(Carbon Footprint Label)能揭露產品或服務的碳足跡,引導消費者做出更友善環境的選擇,是各國政府和企業近年致力推動的焦點之一。


歐盟是推動碳標籤的先驅之一,目前已在食品、飲料等消費品上實施,並持續擴展到其他商品。而台灣是全世界第 11 個推動碳標籤的國家,於 2009 年發布碳標籤圖示,2010 年完成碳足跡標籤的申請、審查、使用及管理等規範,並於 2014 年正式上路,鼓勵企業導入碳標籤。


不過,相較於國際的腳步,台灣目前實施碳標籤的範圍仍較限縮,需要政府、企業與消費者的共同努力,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碳標籤吧!


什麼是碳標籤?碳標籤怎麼看?

 

碳足跡是指個人、組織或產品在其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也包括甲烷、氮氧化物等)排放量的總和。它通常被用來衡量對氣候變化的貢獻,以評估個人或組織對全球暖化的影響程度。

 

而「碳標籤」是一種碳足跡的標示方式,能將產品製造時,每個階段的碳排放具體量化,並傳遞詳細資訊給消費者。而對企業來說,產品取得碳標籤不僅可提升公司的綠色形象,也是進入國際市場的入場券。

 

台灣的碳標籤圖示是由綠色心形及綠葉組成的腳印,並搭配 「CO2」(二氧化碳)化學符號,這個標誌象徵著以愛護大自然的心,積極減少碳排放,實踐綠色消費,推動走向低碳社會的理念。

 

▲ 「碳標籤」圖例。(圖片來源:產品碳足跡資訊網)

 

除了碳標籤外,台灣還有「減碳標籤」(如下圖),使用該標籤的產品,承諾 5 年內的碳足跡減量達到 3% 以上;碳標籤與減碳標籤除了鼓勵消費者選擇對環境友善的商品,也使企業產品製程中掌控溫室氣體的排放。

 

▲ 「減碳標籤」圖例。(圖片來源:產品碳足跡資訊網)

 

此外,地方政府在減碳政策上也有不同的規範。像是雙北市已規定飲料商家不能提供塑膠吸管、塑膠袋、一次性餐具等,這些行動都是引導大眾邁向減碳生活的一大步。

 

日常生活隨手減碳還有錢賺?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根據環境部統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排放約 10 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燒掉了 20 顆大樟樹;若持續幾十年的排放,足足能夠燒掉一片森林。

 

不過,當你能做到下列行為,每天就可以減少 1.5 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累積一年就節省了約 550 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拯救一顆樹,這個成果不容小覷。

 

1. 每天至少一餐不吃肉:減碳 780g

2. 距離短,用走的:減碳 31g

3. 冷氣少開一小時:減碳 522g

4. 自備購物袋 / 餐具:減碳 1g

5. 隨手關燈、選用省電燈泡:減碳 254g

 

不僅如此,在日常生活上也能減碳省荷包。例如台電舉辦的節電響應補助,每節省一度,可獲得 0.6 元獎勵金。或是添購新的家電時,選擇有減碳標章的產品,也能向中央及地方政府申請節能家電補助,節能減碳的同時也不無小補。

 

(參考資料:環境部CASE 報科學

authorPic
WellMedia 編輯群作者
追蹤人數 4
我們以友善環境和科技生活為基點,製作及傳遞優質的數位內容,期盼匯聚各世代的力量,從台灣擴散至全球,成為永續價值的倡議者。
authorPicPc
追蹤人數 4
留言0
W
Wings1 年前
產品減碳標籤如何申請?
你可能也想看
加速實現智慧生活 2025電子紙市場新霸主? 再生能源大爆發!太陽能板追著太陽改變方向 電量增長逾十倍認識「黑金旋風」石墨烯的 3 大創新應用!不只能做衣服,還有望解決缺水缺電問題
訂閱電子報
cookieImg
我們使用 Cookie
為了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
這些 cookie 用於記錄您的設置偏好、分析使用情況和個性化內容。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政策,了解更多有關 cookie 的信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