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感性!從台東到新化—她在陶土裡種下家鄉記憶!黃歆淳的手作溫度紅到國外,看見臺灣獨特絞胎陶藝之美#在地職人故事【Well Talk】
#台南新化 #絞胎 #陶藝 #台灣感性
在台南新化的台東女孩
她靠一雙手
把陶土捏進台灣的日常
絞胎如年輪,
堆疊出米酒、掃把、老屋的記憶
這不只是器皿,是台灣感性—
有溫度、有生活,也有土地的氣味
【椿象與花 黃歆淳絞胎個展】
展期 : 2025 / 7 / 5 ~ 7 / 30
地點 : 屋物工作室
來自台東的黃歆淳,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建築所,畢業後選擇留在台南,在新化落腳,開設一間小小的陶藝工作室。她將生活日常與台灣文化的細節,透過絞胎技法捏進陶土裡——從傳統建築線條、塑膠掃把,到家家戶戶都熟悉的料理米酒,台灣的樣貌在她的作品中活靈活現。
黃歆淳每年創作超過百件作品,不只在本地受到喜愛,也紅到海外。曾與日本金澤美術館聯展交流,2025年更將作品帶至新加坡展出,讓世界看見台灣手作的溫度。
目前她的個展《樁象與花》正在高雄鹽埕展出,展期至7月底,是她對土地與生活記憶的最新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