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經典裝飾聖誕樹的由來,可追溯至16世紀。相傳在聖誕節前夕,牧師馬丁漫步在森林漫步,抬頭看到星星穿透樹枝閃閃發光的樣子,回到家後,他便用燈飾裝點了一棵樹,讓家人一同感受森林裡的氛圍,之後便成為家家戶戶在聖誕節必備的聖誕樹。
現今,聖誕樹在北歐地區多選用銀冷杉、高加索冷杉等品種,美洲則選用加拿大冷杉、花旗松等冷杉屬植物(Abies)。此屬種的針形葉在乾燥後不易脫落,且色澤與香氣猶如置身森林。綠色葉片象徵生命的延續與不屈,燈飾則代表光明與希望。這些元素不僅增添了節慶氣氛,也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相較天然栽培的聖誕樹,20世紀末開始盛行人造樹,最早由德國人發明,被視為方便且經濟的選擇,不僅能重複使用,價格也相對便宜。
▲ 歐美國家偏好買真的聖誕樹,在超市、花店都能夠選購到喜歡的帶回家。(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根據英國碳信託機構統計,一棵兩公尺高的人造聖誕樹被丟棄後,會產生40公斤的碳,相較同樣兩公尺高的天然真樹,經過焚燒銷毀後,平均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大約3.5公斤,若送到掩埋場,二氧化碳量則是有16公斤。換言之,塑膠聖誕樹必須重複使用至少12次,才能達到比天然真樹更環保的效果。正因如此,歐美國家的人們更傾向購買真樹作為聖誕裝飾,不僅更貼近自然,也能在節後以環保的方式妥善處理。
當全世界沉浸在歡慶聖誕的氛圍中,你是否好奇,這些聖誕樹在假期結束後,又將何去何從?每年接近12月之際,在法國巴黎的花店、大型超市都會陳列各種新鮮的聖誕樹供民眾選購,待節慶過後,公園或社區周圍會設置「聖誕樹回收專區」集中處理,將樹輾碎成木屑,再做為堆肥土壤回歸自然。
▲ 節慶狂歡後也不忘愛護環境,將聖誕樹放置在「聖誕樹回收專區」集中處理。(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而在英國,若不想購買一棵真樹,還有更靈活的選擇,租賃聖誕樹。倫敦的聖誕樹租賃公司 Rental Claus 和 Christmas On The Hill 統計,每年租出的聖誕樹數量達數千棵,且八成顧客都是重複租用的老客戶。租賃不僅是種環保選項,也讓環保成為一種新潮流。
看完國外的案例,回頭看看台灣,許多百貨賣場比較少選用真的聖誕樹,多是以各式造型、裝飾,達到過節的氣氛。近年以市集活動重新聚集人潮的台中車站,每年都會有一棵高25呎的聖誕樹,樹立在台中車站外,上頭也會以各類動畫造型玩偶、腳色裝飾。負責規劃的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表示,今年以園區的公仔「鐵鹿」為主角,加上周邊裝飾,讓民眾感受濃濃的聖誕佳節氛圍。
▲ 台中車站近年因市集活動重新匯集人潮,為響應永續理念,聖誕樹體每年都是重複使用,但仍然會以不同裝飾展現全新的創意。(圖片來源: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提供)
不僅有聖誕樹,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到年底前,每個周末都會舉辦市集,12月21日更有「鐵鹿」玩偶的見面會與星願聖誕音樂會,希望給民眾最難忘的聖誕回憶。
但也有眼尖的民眾反映,怎麼感覺聖誕樹主體每年都是同一棵?對此,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坦言,確實是同一棵,因為配合近年倡議的永續生活實踐,所以會刻意保留塑膠樹體,雖然是重覆利用,卻會用各種巧思妝點樹身,讓民眾每年還是能看到不同的創意聖誕樹。
▲ 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到年底前,每個周末都會舉辦市集,12月21日更有「鐵鹿」玩偶的見面會與星願聖誕音樂會。(圖片來源: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提供)
聖誕節可以結合綠色智慧,每一個小小的行動,為地球多一分保護,過節也可以很環保,讓歡樂與愛延伸到每個角落。讓我們一起用環保的方式,慶祝一個更具意義的聖誕節吧!